參加告別式公祭注意什麼才不失禮?出殯告別式流程、穿著與禁忌懶人包
出殯告別式也稱為喪禮告別式,一場喪禮在往生者完成入殮告別式後,家眷親友為祂舉行一場人生的歡送會,卻也是已逝者最後向大家下台一鞠躬致謝的最後機會。
如何進行出殯告別式流程?出殯告別式開始前,家屬和禮儀師會先請往生者牌位到會場,將大體經由禮儀師和入殮師幫忙放入棺木內。
本篇帶您快速了解告別式費用,以及參加告別式注意事項有哪些?參加喪禮告別式穿著還是行為,都有一定的禁忌,包含公祭穿著/家祭穿著,以及需要留意的地方,以下為你依序說明。
喪禮告別式意義為何?由生命禮儀公司為您解答,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以這句話來闡釋一個人的生命終結,我們應當慎重看待,然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一場儀式來表達敬意,這也是我們舉行告別式的意義所在。
結合不同的信仰和文化,告別式可以簡潔、也可以繁複;可以肅穆哀榮、也可以豁達灑脫,端看家屬想要替往生親人留下怎麼樣的人生註解。
喪禮告別式一般分為兩個環節:家祭告別式和公祭告別式。
告別式公祭意思與家祭有什麼不一樣?告別式公祭與家祭最主要的差異在於,參與者和往生者是否具有血親關係,如果為血親關係則屬於家祭告別式;如果是社會關係或社會連結,則屬於公祭告別式。
在喪禮告別式中,晶品禮儀的角色可不光負責幫家屬訂禮廳那麼簡單,會場佈置和動線安排也都在服務的責任範圍,布置所需一切物資也由晶品籌措,那告別式中常見的喪禮佈置內容有哪些項目呢?
如果不辦告別式是只可以只辦火化嗎?確實可以,現代簡單葬禮不設靈堂、不辦公祭,甚至無需公祭告別式,尊重逝者意願、節省時間與成本,也減少「告別式一定要去嗎」的社交壓力。
死亡是另一場靜默的歸宿,卻不失溫暖的體悟;若家屬選擇往生不辦告別式,程序上只需取得死亡證明書,便可申請火化許可,進行火化完全合法,無需繁複儀式。
「告別式一定要去嗎?」從嚴格法規角度並無強制,但在社會情感與文化禮俗層面,出席告別式仍承載深厚的慰藉與尊重意義。若因故無法親赴告別式現場,可事先致歉並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哀悼,既兼顧誠意,也尊重自身狀況,方能在關懷與禮節之間,找到最適切的平衡點。
現代多元選擇如線上追思、簡易家祭,彈性更顯溫暖;部分家庭往生不辦告別式,僅火化即可符合法規與需求。核心在於誠摯陪伴最後一程,讓哀思在祝福中圓滿。
喪禮流程開始前,家屬和禮儀師會先請往生者牌位到會場,將已經過「洗」、「穿」、「化」、「殮」步驟的大體,經由禮儀師和入殮師幫忙放入棺木內,進行「辭生」以及「放手尾」的儀式後即大殮封棺,家屬就可以至告別式會場。
入殮也就是將清潔遺體後放入棺材的儀式,又分為小殮和大殮,是告別式中極為重要的部分。
告別式方案 | 告別式費用 | 儀式內容 |
國民簡約方案 | 49,999元起 | 國民簡約告別式為不設靈堂且無出殯奠禮的方案,適合想要低調葬禮形式的家庭。 |
國民普羅方案 | 69,999元起 | 國民普羅告別式方案,適用崇尚自然讓生命回歸原點不受打擾的家庭。 |
圓滿風華方案 | 99,999元起 | 圓滿風華喪禮告別式設有靈堂及法事奠禮, 適合追隨家族傳統,並採取傳統儀式的家庭。 |
圓融典雅方案 | 129,999元起 | 圓融典雅告別式方案設有靈堂及法事奠禮, 適用希望傳統形式且親屬成員較多的家庭。 |
家屬告別式穿著的部分,葬儀社人員會準備黑色孝服和孝誌,家屬內裡的裝扮則以簡單樸素為主;鞋子的部分選擇樣式簡單的包鞋;在妝容上勿過度打扮和浮誇。
賓客參加公祭穿著或是出殯穿著,以素色或是深色衣著為佳,並且舒適、方便行動且儀容莊嚴大方為主,款式簡潔、剪裁合身,避免鮮豔、花俏或暴露的服裝,穿著西裝或套裝是比較正式的選擇。
鞋子則可選擇方便行走簡單樸素的包鞋或深色皮鞋,並將配件與妝容控制在淡雅範圍,是符合現代與傳統禮儀的最佳平衡,才能恰如其分地體現哀悼之意與對亡者家屬的敬意。
告別式是一個莊重且肅穆的場合,以下告別式/公祭禁忌、注意事項務必多加留意,才不會不小心冒犯到喪家!
需要參加公祭告別式的您可以帶什麼呢?除了去廟裡求個平安符,或是在紅包內裝米和鹽之外,其實植物也能為您驅邪避凶喔!
根據民俗說法體弱多病、生辰八字與亡生者相沖、新婚未出百天、有孕在身者以及幼童兩三歲等等都盡量避免出席告別式。
若真必須參與,則攜帶辟邪物件,於出殯告別式後也可到陽氣重的地方繞一繞,或到大廟裡拜一拜,以上是民俗說法,非泛指所有信仰。
建議出殯告別式結束後後不要直接回家,去有陽氣的地方,或是在太陽下山前到大廟裡拜拜,也可以到人多的地方走走,散散身上的陰氣,回家亦可以用艾草水淨身驅邪。
告別式出殯流程時間大多按照出殯流程表進行,如果想要縮短,晶品生命禮儀公司會依照家屬的意見,做最適當的告別式時間安排。
撰寫喪禮告別式通知簡訊時,告知姓名、時間和地點即可;但在正式訃聞上,就得注意殯葬文書的用詞書寫,如有不確定之部分,亦可詢問生命禮儀公司服務人員,以免出現錯誤。以下提供常見的告別式通知簡訊範本:
「各位親朋好友,望各位親朋好友前往弔唁:***告別儀式將於***年***月***日**時**分在**園賓員舉行。」
可以的!告別式餐盒是家屬表達感謝之意,為前來弔唁的賓客準備的,與祭拜供品無關,無任何喪禮禁忌,可以帶走食用。
在台灣的喪禮文化中,告別式餐盒(或稱「圓滿餐盒」),是家屬向前來弔唁的親友表達感謝與慰問的重要方式;這些餐盒通常在儀式結束後發放,象徵著對逝者的追思與對賓客的感激之情。
大部分禮俗上,家屬在參加完出殯告別式的百日內不可剪髮或是刮鬍子;賓客在參加完公祭告別式後則無特別禁忌。
家祭,又稱家奠,指在告別式中的家庭內部祭拜環節,由往生者最親近的家屬與親戚共同進行,目的在於追思故人、祈求保佑,同時凝聚家族情感連結;生命禮儀儀式通常包含主祭者誦經或唸祭文、家屬依序獻祭及叩拜等步驟,並強調長幼有序、輩份分明,以示對先人的尊重與紀念
家祭成員以直系血親為主,並延伸至旁系血親、姻親及其他無血緣但情誼深厚者;參加家祭雖非法律義務,卻承載了深厚的家庭情感與文化意義。
告別式上的水果籃屬於對亡者的供品,主要象徵追思與祝福,並非儀式期間的點心;多數禮儀場所因環境因素與衛生考量,並不建議現場直接食用。
在傳統禮俗中,捻香(上香)時間以白天為宜,特別是上午6點至下午5點之間,因為此時陽氣較盛,象徵光明與正氣,有助於傳達對先人的敬意與思念;若因故需於下午進行捻香,建議在日落前完成,以避免陰氣漸重,影響儀式的莊重氛圍。
前往喪家捻香時,應準備白包(奠儀),金額可依與喪家關係親疏而定,並於封面寫上「奠儀」或「帛金」及您的姓名,以表達誠摯哀悼;此外,可攜帶手帕、香或其他個人習慣的祭拜用品。
去喪家捻香穿著方面,應選擇樸素、深色的服裝,如黑色或深灰色,避免鮮豔或喜慶的顏色(如紅色、金色),以示對逝者及其家屬的尊重。女性應避免穿著過於暴露的服裝,男性則應避免穿著花俏的襯衫或領帶;整體服裝應簡潔、莊重,符合喪禮的肅穆氛圍。
台灣的傳統喪禮文化中,「不說再見」是一項重要的禁忌。這是因為「再見」在語意上帶有「再次相見」的含義,而在喪禮場合中,這樣的表達可能被解讀為對逝者的不敬,甚至被視為不吉利的預兆。
因此,參加喪禮時,應避免對家屬或其他賓客說出「再見」這類詞語;相對地,可以使用「保重」、「一路好走」等更為中性的語句,既表達了關懷之意,又符合禮俗的要求。
不管是人文葬、中式塔葬還是環保葬,告別式出殯、公祭告別式規劃一應俱全,台北、新北、桃園、新竹告別式規劃推薦晶品禮儀公司,品質與專業兼具,溫暖與人性化,讓殯葬產業更加友善!
禮儀公司推薦晶品生命禮儀,基隆、新竹、桃園、新北以及台北都是我們的服務區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