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鬼門開禁忌】農曆七月可以辦喪事嗎?農曆七月出殯、告別式禁忌馬上瞭解
每年農曆七月初一,隨著「鬼門開」的傳說,冥陽兩界的門戶悄然敞開,傳說中「好兄弟」自由遊走人間,使整個七月瀰漫一股深沉而濃重的陰氣,也讓空氣中多了幾分陰涼的氛圍。自古以來,農曆七月因陰氣最盛,被稱為「鬼月」,形塑出各種與之相關的傳統習俗與鬼月禁忌。在這段期間裡,人們經常避諱舉辦婚禮、喬遷,甚至喪事等重大活動。
也常有人會好奇:「農曆七月可以辦喪事嗎?」「鬼月可以出殯嗎?」等問題,因此,本文將深入解析農曆七月辦喪事、農曆七月出殯、告別式的相關民俗觀念,並針對鬼門開日期、鬼門開多久等常見疑問,為您一次說明清楚。
農曆七月初一被稱為「鬼門開」,這一天在民間傳說中是陰曹地府的大門敞開,讓無主孤魂得以回到人間享受人們的供奉與祭拜。關於「鬼門開」以及「鬼月」的起源,鬼門開由來常見說法主要有以下兩種:
早期華人社會因移民、械鬥與社會動盪,導致出現大量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。為安撫這些無主孤魂,先民選擇在農曆七月定期設立普渡、舉辦祭祀儀式,讓孤魂能獲得安息與福報。這種慰藉亡靈的風俗,隨著時間逐漸成為「鬼月」的重要習俗,並延續至今
另一說法則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。相傳朱元璋有意讓皇族獨享農曆七月的吉日吉時,於是刻意謠傳七月為不祥的「鬼月」,陽氣轉弱、陰氣大盛,意圖借此限制及干預民間的祭祀、慶典活動。這種「愚民政策」,使得農曆七月逐漸被視為陰氣較重、不宜辦喜事的重要時段。
此外,佛教文化中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(中元節)也是祭祀祖先和超渡亡靈的重要日子,與道教的中元普渡法會相互融合,增添了七月作為孝親與祭祀月的意義。因此,農曆七月不僅是鬼門開的起點,也是民間普遍認為陰氣較重、需謹慎避諱的重要時刻,這也是為何大家特別在意這個月份的原因。
農曆七月鬼門開後此時陰氣較重,為了避邪保平安,民間流傳許多農曆七月習俗與鬼月禁忌,以下整理出鬼月期間的注意事項:
關於鬼門開禁忌,其實民間習俗並未有絕對、不可違反的規定。隨著時代變遷與觀念逐漸開放,現代社會對於農曆七月辦喪事的態度已有明顯改變。
然而,在傳統民俗觀念裡,農曆七月因「鬼門開」被視為陰氣最重的時節,若於此期間舉辦喪事,可能被認為會衝撞陰陽,影響亡者與家屬安寧。因此,多數長輩與禮俗專家仍建議應盡量避免在鬼月舉辦喪事。
若因特殊情況必須在農曆七月辦理相關儀式,也建議務必遵循相關鬼月禁忌,並在告別式與出殯前後慎選吉時良辰,以減少不安因素,讓整個過程更加順利圓滿。
若家屬選擇在農曆七月辦喪事,禮儀師建議家屬留意以下幾點注意事項,以尊重傳統習俗並確保儀式順利進行:
農曆七月參加告別式可以嗎?這個答案是可以的,只要尊重傳統禮俗、留意自身體質並落實以下注意事項,農曆七月參加告別式仍可平安,也能以謹慎的態度表達對亡者與家屬的敬意。
一般成人如精神狀態良好,可如常參加告別式,但建議避免夜間舉行的儀式,並選擇素色服裝,避免佩戴鮮豔配飾,以示對逝者及家屬的莊重與敬意,同時也可在民俗觀念上降低招惹陰氣的可能性。
對於孕婦而言,由於體質較為敏感,多數習俗與專家建議農曆七月期間盡量避免進入靈堂或殯儀館;若因親屬關係等特殊原因必須到場,可全程停留於戶外接待區,儘量不要進入停靈室。
小孩與體弱者同樣宜減少接觸陰氣較重的場所,若需陪同前往,建議停留於親友家或接近會場出口的開放區域,以便隨時進出,確保身心安全與舒適。
農曆七月參加告別式回家後,可先以鹽水或微溫清水洗手,並將少許水潑於腳底,象徵將陰氣洗淨;接著在家中爐灶或香爐中點燃一小爐清香(如艾草或檀香),繞身輕行三圈,讓香氣淨化周身;最後,立即脫下外衣並更換乾淨衣物,將當日所穿之衣物拿去清洗,以徹底防止陰煞殘留。
在農曆七月「鬼月」這個特別的時節,晶品禮儀公司正如一盞明燈,為陷入哀傷的家屬帶來溫暖與指引。
針對「鬼門開禁忌」的選日、入殮、告別式、出殯、火化、安葬,以至於返主安靈和慎終追遠等每一個喪禮環節,團隊皆以最專業細緻的服務搭配溫柔體貼的陪伴,協助家屬在農曆七月出殯或舉辦喪事時,能夠安心、無憾地完成道別儀式,並在事後逐步走出失落傷痛。
無論您需要安排「鬼門開拜拜」、「七月出殯」或在農曆七月期間參加喪禮,晶品生命禮儀公司 都能提供完善諮詢與量身規劃,只要隨時聯繫,我們將成為您最堅實的後盾,陪伴家屬平穩走過這段重要的慎終歷程。